在攝影這件事上,很多時候我們追求的並不只是技術上的準確,而是能否在按下快門的瞬間,就將腦海中構思的畫面完整地「看見」。而在 Nikon 系統中,有一個經常被忽略、卻充滿創作潛力的工具:Picture Control(影像控制)。
Picture Control 並不僅是一種簡單的色彩風格選擇。它實際上是一套可以讓你在拍攝當下就介入影像風格的系統——包含色彩、對比、清晰度、銳利度等調整——你可以即時在螢幕上看到效果,不需要等到後製再來做決定。
這對像 Gilmar Smith 這樣的創意攝影師來說,是巨大的自由。她經常說:「我喜歡在拍攝現場就能看到自己腦中的畫面,這樣我可以立刻調整燈光、構圖或是整體氛圍,而不是回家對著 RAW 檔後悔當時沒抓住那個瞬間。」作為 Nikon 官方大使,Gilmar 擅長以戲劇性光影與強烈風格感表達作品,而 Picture Control 正是她創作流程中不可或缺的利器。
以她最近一組用 Nikon Z5II 拍攝的人像作品為例,其中一張作品呈現模特站在霓虹燈下,背景是復古的汽車旅館招牌。低調的光線與模糊的紅藍色調交織出一種介於夢境與現實之間的氛圍。這並非後製才加上的效果,而是透過相機中選擇名為「Moody Shadows」的自訂 Picture Control,在現場即時展現出來。
Picture Control 的彈性也表現在它對 RAW 與 JPEG 檔的不同處理方式。對於拍攝 RAW 的攝影師來說,Picture Control 更像是一個「視覺預覽層」,不會影響原始影像數據,只是提供你拍攝時所見即所得的參考。而若你是 JPEG 拍攝者,這些設定會直接「烘焙」進最終影像中,提供更快速的成像風格控制。
像在布魯克林工作的平面設計師 Jake 就是個喜歡 JPEG 直出的攝影師。他在街頭拍攝時,經常使用自訂的 Picture Control 模板,例如一個高對比、飽和度略低的「Film Street」風格,搭配清晨柔和的陽光,使作品呈現出一種沉靜而具文藝感的氛圍。這樣的流程讓他幾乎不需後製,就能直接向客戶展示具成品感的照片。
Picture Control 更強大之處,在於它是可以完全自訂的。透過 Nikon NX Studio 軟體,你可以打造屬於自己的 Picture Control 模板。這個過程比你想像得還要簡單。打開一張照片後,在右側的「調整面板」中找到 Picture Control,選擇「Flexible Color」作為出發點,這將清除所有預設值,讓你從最乾淨的基礎開始建立風格。
接下來,你可以依照自己的視覺語言進行調整,包括:
-
基本參數如對比度、清晰度、色調曲線
-
色彩分級(Color Grading),讓你針對陰影、中間調、高光進行色彩調整,例如給陰影加點藍色,讓高光更溫暖
-
色彩混合器(Color Blender),針對特定色彩的色相、亮度、飽和度做微調,例如讓膚色更柔和、背景色更沈穩
來自紐約的婚禮攝影師 Charlotte 就特別喜歡用色彩分級來營造氣氛。她拍攝秋季戶外婚禮時,常在高光中加些金黃色,讓陽光穿透楓葉的色調更溫暖、具情緒感。她自訂的 Picture Control 名為「Golden Fall」,已被她存入 Nikon Z 系列相機中,隨時可用。
完成風格設計後,只需點選「新增至自訂 Picture Control」,命名並儲存即可。然後將相機記憶卡插入電腦,透過 NX Studio 的「匯出 Picture Control」功能,把風格檔案寫入記憶卡中。將卡插回相機後,在選單中的「管理影像控制」功能中選擇「讀取/儲存」,即可將自訂的風格載入相機中的 C1~C9 自訂插槽。
許多攝影師會依據拍攝對象、現場光線,甚至是當天的心情,預先準備幾種 Picture Control,在現場自由切換。例如 Gilmar 在拍攝一組復古髮廊主題肖像時,就用了名為「Primary Pop」的風格,將主色調加強、飽和但不刺眼,搭配模特誇張的髮型與道具,使整體畫面如同一幅當代懷舊插畫,充滿戲劇張力。
Picture Control 的本質,是讓攝影從「後知後覺」的後製處理,轉變為「當下感知」的即時創作。你不再需要拍十幾張再挑選、修圖,而是在第一張快門按下的瞬間,就能做出風格選擇。主體、光線、構圖與色調在那一刻同步發生,是效率與創意共存的最佳狀態。
當然,要真正掌握 Picture Control,還是得靠實際操作與不斷嘗試。別害怕調錯滑桿,也別拘泥於一開始就追求完美。Jake 曾說:「我做過一些現在看來很荒謬的色彩搭配,但正是那些錯誤,讓我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色彩語言。」
攝影從來不只是記錄畫面,它更是一種情緒與想法的表達方式。當你能夠用相機內的 Picture Control 即時塑造風格,那一刻的創作,就已經開始發生。
留言
發佈留言